近日,國家知識產權局辦公室公布了2022年度國家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名單,我校成功獲批。這是我校獲得的首個“國字號”的高層次知識產權平臺。

國家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遴選,旨在提升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便利性和可及性,由國家知識產權局組織實施,經審核并公示,最終確定本次68家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機構備案為國家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,黑龍江僅兩家單位入選。

近年來,我校高度重視知識產權工作,聚焦優勢專業,與政府及第三地方服務機構緊密合作,在經費投入、平臺建設、成果轉化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。學校積極開展知識產權保護的宣傳和教育工作;具備健全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和公共服務的長效機制;強化創新引領,知識產權研究成果豐碩。在2017年成功申請建立了知識產權遠程教育分站,連續6年獲得全國優秀分站稱號。定期面向社會公眾、學校、企業開展培訓服務,知識產權培訓進企業、進學校、進社區?,F有2個科普示范基地,共建共享優秀科普資源,開展科普活動,向公眾免費開放,使科技成果、科普資源惠及普通民眾。積極服務地方經濟發展,連續7年開展社會服務工程項目。組織建設科技特派員隊伍,以需求為導向,下沉田間地頭、生產一線,開展科技培訓、推廣新技術新成果、研發農作物新品種,助力農業增產、農民增收,為綏化地區農業、農村、農民提供知識產權相關服務。
學校將以獲批國家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為新起點,立足校內,輻射社會,進一步提供高質量的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,為助力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做出積極貢獻。
來源:科研處
撰稿:單垣愷